怪物馬戲團 | 文
《靈能百分百》完結了,這是近年來最特別的動畫之一。
要說它有名氣,它確實常在各種地方被提起,可它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霸權。不論是漫畫還是動畫藍光碟的銷量,靈能都不算高,在B站,每季的播放在一億左右,和《間諜過家家》《咒術迴戰》這類現象級作品差了不少,也沒幾個動畫大UP做它的視頻。但在很多看過的人心中,它就是真正的最佳。
這沒什麼特別的,很多好動畫都是如此。 靈能的特別其實在于,它的畫風很丑。不過它不是《四疊半神話大系》那種獨特的藝術風,硬要比的話,更偏向《乒乓》那種丑而簡陋的感覺,因為它是半路出道漫畫家ONE的作品。
提到ONE,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《一拳超人》。這個漫畫家最初只是在網上發業余漫畫,但因為其劇情很有顛覆性,又吸引人,所以有了諸多擁躉者,并在隨后變成了與村田雄介合作的《一拳超人:重制版》。
而《靈能百分百》是ONE自己扛大梁完成的漫畫,雖然他的畫風進步了很多,且有助手幫忙,所以比一拳的原版漫畫更精致,但也依舊看著挺丑,至少是滿足不了主流審美的。
曾做過鋼煉的骨頭社接下了將漫畫改成動畫的任務,他們大膽地決定保留ONE的畫風,把《靈能百分百》做成了一部「看著很丑」的動畫。 于是這才有了其「一群人看了說牛逼,另一群人看一集就被勸退」的名聲。
但是你應該知道,一部動畫能頂著這麼獨特的人設成為經典,一定是因為它有一些超越外表的牛逼之處。確實,第一個牛逼之處就是,雖然《靈能百分百》的畫風看著很丑,但它的作畫和分鏡卻是頂尖水準。
所以,《靈能百分百》有個悖論:畫面是它最能勸退的短板,可同時,畫面也是它最易被安利的長處。
首先是動畫的戰斗畫面。《靈能百分百》說的是一個叫茂夫的國中生,他有強大的超能力,卻陷入了成長帶來的存在主義危機。于是,他找到了一個開靈異咨詢所的騙子「靈幻先生」,試圖讓他開導自己。
靈幻憑借三寸不爛之舌,成功把茂夫忽悠成了崇拜自己的徒弟,并利用其能力招攬生意。這本是一個小孩被騙子大人套路的故事,但隨著時間流逝,靈幻卻因為內心的正直和責任心,逐漸變成引導茂夫成長的向導,并最終從這份經歷中化解了自身對人生的迷茫。
它是個一名成人和一位小孩,互相在對方身上找到成長和救贖的故事,但在整個過程中,又有一條關于神秘組織和各種反派的主線。此外,每當茂夫的某種情緒達到100%,他就會爆發出真正驚人的力量,這也是動畫標題的來源。
于是在動畫中,你能看到大量戰斗場景。骨頭社傾其所能去完成這部分內容,讓它們看著雖然畫風簡陋,卻非常震撼。 你見過那種大神用數百元的廉價樂器,演奏地獄級難度樂曲的視頻嗎?《靈能百分百》就有種類似的魅力。
從第一季開始,動畫的原畫數就成了其宣傳手段之一。每一季的[高·潮]集中,它都會使用超過2萬張原畫。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概念,輝夜大小姐里很出名的「書記舞」,原畫數是835張。當然,靈能用的是較簡陋的web系作畫,所以兩者沒法直接比較,但能看出骨頭社為此付出了多少。
《靈能百分百》的存在,甚至有種示威的意味:它確實就像《乒乓》,人物在平時看著很丑,但認真起來,就能讓人清晰地意識到,為何如今日本動漫能在全世界有這般驚人的影響力——不止因為大眼睛的漂亮角色,而是它能讓線條和色彩如桑巴般狂舞。
用戰斗畫面吸引住一批粉絲后,《靈能百分百》會用第二層畫面上的優勢拉近你的好感:其雖不華美,但細膩而有靈性的生活作畫。
首先,動畫在刻畫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時,絕不馬虎。骨頭社會認真畫場景焦點外的角色,當作品出現群戲時,每個人的表情都栩栩如生。所以在看似貧瘠的畫風上,我們得到的其實是非常富裕的效果。
接著,骨頭社在處理各種情緒上的[高·潮]時,會醇熟利用各種看似樸素,實則高級的鏡頭語言,讓這些片段擁有真切的感染力。
比如下面這段第二季上半段結束時,發生爭吵的茂夫與靈幻即將和好時的動畫。在長達六集的鋪墊后,骨頭社先用ED的[插·入]渲染起情緒,輕盈的旋律一掃之前的糾結,帶來了灑脫;然后,鏡頭色調變成魔幻時刻的黃昏,造成完結和釋然的氛圍。
兩人相遇,他們處于對立的背對站位,心之壁尚未打破。骨頭社用不斷切換的特寫來展示二人的心態變化和心境:反思時,鏡頭垂下對向河流,想要坦誠時,鏡頭上揚對向飛鳥;接著,對話來到本該是靈幻坦白自己騙子身份的「痛苦時刻」,發生的卻是下面這段台詞:
「我的真實身份,你沒看網絡和雜志嗎?」
「那種事我知道,一開始就知道。」
「我師傅的真實身份是……」
「……好人。」
這句出人意外的台詞拋出后,整個篇章的主題被點明,矛盾也在此刻冰釋——懺悔在出口前就被接受了。骨頭社逐漸放大ED的聲音,銜接上副歌的歌詞:「跨出障礙表露自己感情的聲音,如水藍色般的輕聲細語」。
情緒已經成熟,骨頭社終于交出了一段教科書級的轉場——回到過去,曾被靈幻鼓勵的年幼茂夫擺脫了陰霾,他在椅背上挺直脊背,用憧憬的眼神看向靈幻;接著,以這道目光為軸線,一個模仿大搖臂的運動鏡頭把畫面轉向了如今的靈幻,他仿佛與過去的龍套靠在同一張椅背上,在經歷同樣的困境,從過去的自己和如今的徒弟處得到了同樣的鼓舞,同樣挺直了脊背。
仔細看這段轉場,你會發現它同時做到了時間、角色和鏡頭主體上的轉換,兩個角色的四種心境互相承接、對應、融合。能設計出這種 實則復雜,卻看似簡單的分鏡,將一段互相拯救與支持的關系表現出來,是需要非常強悍功力的。
《靈能百分百》中充滿這種瞬間,它的情緒處理成熟且細膩,不論台詞還是鏡頭,都有種平淡又真摯的魔力,不需要聲勢浩大的BGM和大幅度的作畫,這是舉重若輕的創作水平。
當然,缺少情緒上的鋪墊,以及配樂加成等因素,你不容易靠我在這兒干說,感受到這些片段的真正魅力——但這才是為什麼《靈能百分百》值得一看,它的魅力是自成體系的,需要靠它自己向觀眾展示。
注:包含少量劇透
但是我們都知道,大家最終被《靈能百分百》圈粉,是因為劇情。
對很多人來說,知道《靈能百分百》,恐怕或多或少都是因為《一拳超人》。尤其是近年來,《一拳超人:重制版》的劇情愈發抽象,ONE的原作內核被扭曲成WWE大賽,讓人們總拿兩部作品對比,試圖透過《靈能百分百》的水平弄清那個問題:ONE到底有沒有參與《一拳超人:重制版》的制作?
確實,兩部作品有很強的相似性:《一拳超人》說的是個能一拳打死任何怪物的男人,在變成無敵后喪失了做英雄的熱情;而《靈能百分百》說的是一個有強大超能力的少年,學習如何應對成長的種種煩惱—— 兩個故事都由超人般的角色擔任主角,但能力強弱,乃至戰斗本身,都不是作品的真正主題。
對傳統超英類作品的解構和顛覆,是近年來愈發流行的主題,也是ONE尤其喜歡的題材。他對這種題材的處理方式,確實和很多同類創作者不同,因為他真的把故事重心從「超級英雄」這一點上挪開了,而很多顛覆超英題材的作品,實際上還是在說超級英雄。
你看,《靈能百分百》的茂夫,愿望是能像一個普通人那樣生活,他之所以拜其實根本沒有超能力的靈幻為師,是因為認為自己除了超能力外一無所知,靈幻卻懂得那麼多處理人生百態的道理。
《靈能百分百》解構的是很多平庸超能系戰斗作品中,角色身上的巨嬰感。所以它把焦點對準了茂夫是如何從一個擁有超能力的迷茫小孩,變成一個三觀穩固的善良青年的——注意,不是「擁有超能力」的善良青年,超能力到了最后甚至不再重要了。所以茂夫(Mob)也被人叫做是龍套或路人,三者的發音是類似的。
而在這個過程里,ONE把一個青少年在成長時能遇到的一切,都給描繪了一遍。
在普通的超級英雄故事中,英雄選擇行善的原因常被設定為「因為這世上還有好人」。 而在靈能中,ONE放在底層的問題卻是:為何生命充滿欺騙、痛苦、失落、爭吵、欲望、丑陋,為何所有人都會失敗、嫉妒、迷茫、憤怒、被欺凌和迷失,世上卻依舊有這麼多人選擇善良地活著。
由于這種主題處理上的廣度,ONE將「超級英雄的成長」做出了少見的效果。有人打趣說茂夫長大后,就會成為一拳超人中的琦玉,這玩笑不止是因為兩人相似的畫風,還因為靈能確實能解釋一拳中隱藏的背景:為何琦玉可以在掌握如此強大的力量后,依舊不迷失自我墮落,和普通人一樣繼續生活。
看完整部動畫后,你會對茂夫的成長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。他的善良不是來自目睹一件善行,或是擁有一個善良的親人,而是來自一場漫長的旅途。這場旅途結束后,就算我們無法再看到茂夫,也會對他的未來放心。他不會像超人一樣每次失去露易絲,就立刻暴走黑化,因為我們知道他已經學會了面對人生一定會發生的罪惡和失去。
所以如果你想要一個這樣的獨特故事,或是重新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回信念,那就去看《靈能百分百》吧。 它看似在說一個關于青春和成長的故事,但實際上,它說的是人生的前1/3。
如果你想要看到值得深思、出人預料的劇情,《靈能百分百》依舊可以滿足你。 這不是一部以反轉見長的動畫,但它真的有很多讓人意外,細想卻合理精妙的劇情。
實際上,動畫表面的主線在動畫前兩季就結束了,第三季更像是個龐大的尾聲,這也是為何一些人認為其劇情沒有前兩季緊湊有趣。但這也正是ONE的創作理念,他不是在寫一個正義戰勝邪惡,然后完結的普通故事。
在動畫的最后,是一個叫「告白」的神奇篇章。這個篇章中,即將告別暗戀對象的茂夫決定向她告白,卻在中途為了拯救一名少年而重傷,激發出了體內強大的里人格。里人格一路破壞,前往暗戀對象所在的公園,去向她告白。
很多作品都會在結尾時,讓之前的所有角色一一登場,「告白」正是靈能中的這個橋段。在這個篇章中,龍套過去的朋友和對手,紛紛試圖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他前進。通過他們的行為,我們可以看到所有人的成長,而且這些成長都不是套路化的。
比如,當曾經的大反派面對龍套的爆發時,得出的結論竟然是和兒子一同逃跑;而非像曾經那樣,為了那些所謂的「拯救世界」,拋棄妻兒,最終迷失自我,在「正確的理由」上走火入魔,走入歧途。
選擇空洞的道德準則,還是近在手邊的人性,誰更能背負「人類」的名號?想一下兩部《最后生還者》的劇情,你可能就能體會到這一段的精妙。
可所有人超越自我的嘗試,都沒有成功攔下龍套,直到最后靈幻出手。 這是一段節奏奇怪的故事,它有無數個[高·潮],卻一次次被反[高·潮],最終停在最樸實的地方。
當它結束后,回想整段劇情,你會發現它的巧妙:這就是《靈能百分百》全劇的核心:依靠力量的比拼和爆發,是無法真正拯救什麼的。所以拯救最強大的龍套的人,不會是任何一個角色覺醒的力量,而是毫無力量的靈幻,和他的真誠。
那之前所有角色的覺醒,又是為了什麼呢?是為了覺醒本身——這才是「告白」的含義:每個人都在對自己的成長和人生告白。在這樣的覺悟下,失敗與否不再重要,一路上的所有人都是對抗中的失敗者,包括最后的茂夫;但失敗無法抹去他們行為的意義,所以生活會繼續擁有幸福,傷口會愈合、廢墟會重建,動畫會在連續的失敗中迎來快樂結局。
敢把一個超能力系戰斗番的最終篇章這樣處理的動畫,是絕對不可能被丑人設埋沒的。有可能這就是為何骨頭社寧愿付出銷量的「代價」,也要保留《靈能百分百》那其貌不揚的人設——這是一個關于龍套的故事,龍套當然不會長得像千年一遇大帥哥。
關于骨頭社,有一個說法。他們之所以叫自己骨頭社,是因為社長想要做「有骨氣的動畫」。
還有什麼,比現在這樣的《靈能百分百》,更有骨氣呢?